怎么样的筋膜才算健康?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运动对于筋膜健康是必要的,特别是多样化的、非重复性的运动,比如球类运动、舞蹈等。除此之外,感知练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如上一篇文章中所说,筋膜是三维的纤维网络,这个网络依赖微调,缓慢、小幅度的运动可以给筋膜施加低强度的持续牵拉,促进透明质酸解聚,减少筋膜粘连。
筋膜具有粘弹性,大强度的运动对其仅能产生短暂的机械应力,对健康的筋膜来说可以改善其弹性,但如果筋膜已经存在粘连,那么大强度训练无法有效基质流变特性,也就无法改善粘连。
其次,缓慢的动作有助于我们探索新的动作,打破习惯的单一动作模式,从而给筋膜提供新的力学刺激,也可以将更多不同的筋膜引入到动作中。
感知练习可以通过局部微调来重塑整体的张力分布,比如以缓慢的方式进行足部的旋前旋后运动,这比传统的拉伸效果更好。在动作过程中,筋膜中的感受器(如鲁菲尼小体、帕西尼小体)可以持续接收信息,从而改善神经和筋膜的协同。
最后,感知练习有助于完善身体构图,让我们在动作中变得更有意识。通过意识引导动作细节,重建和完善大脑皮层与筋膜的映射。
身体构图得到改善,动作中传递的力就不容易被解读为威胁,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肌肉收缩和紧张,打破“紧张-疼痛-更紧张”的恶性循环。
筋膜可以受益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感知练习。
① 按摩和筋膜滑动练习
用泡沫轴或按摩球对筋膜进行滚压,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是连续滚压,以股四头肌为例。
图片
以连续流畅的方式进行动态滚压,促进透明质酸的流动,改善基质的流动性。
第二种方式是在痛点停留,通过相邻关节的活动促进筋膜滑动。
图片
在滚压股四头肌时,在痛点停留,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在膝关节运动中,股四头肌的所有肌肉都会参与,但它们活动的时机、速度和方向都有些区别,这会使得它们之间出现相对的滑动。
② 唤醒神经-筋膜联系
感知练习的一大目的是激活机械感受器,增强本体感觉,从而在筋膜和神经系统之间建立联系。
一个典型的示例是赤足行走,专注体会走路时足部的运动和足底压力分布的变化。
③ 改善整体协调性
理论上,所有的运动都是整体性运动,但身体中紧绷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常常有筋膜粘连)会影响运动和力的传递,从而将运动局限在个别区域。
通过缓慢的感知练习体会运动在不同部位之间的传递,打通运动和力传递的通道,有助于力的重新分布。
典型示例是骨盆时钟。
我建议重复练习骨盆时钟
④ 整合呼吸
缓慢的感知练习允许我们在执行动作的同时关注呼吸,以及体会呼吸时肋骨、腹腔周围组织的活动。这在快速和大强度的运动中是无法实现的。
而呼吸涉及横膈膜(膈肌)、盆底隔膜、胸腰筋膜、腹壁和胸部的筋膜,它们的活动在人体健康和运动中扮演着非常基础性的角色
感知练习应以更高的频率来执行,每天5-10分钟的练习比每周1小时集中训练要好得多。
很多人都知道与身体对话的重要性,感知练习就像是在神经和筋膜之间设置了一个对话框,让信息和指令可以抵达彼此。
图片
撰文不易,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点赞转发以及星标哦。
- END -
本文作者
柏 油
Mixbarre 联合创始人
图片
365站群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体态》作者、专栏作家美国体能协会认证体能训练专家(NSCA-CSCS)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私人教练(NASM-CPT)FMS功能性动作筛查高级评估师DNS运动训练认证解剖列车视角下的结构与功能认证研究兴趣涵盖身心整合健康、身心技法、运动康复和体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