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介绍的越婢汤可以与麻杏石甘汤称为姊妹篇。麻杏石甘汤清肺热,把石膏的力量引到肺上去。越婢汤是把石膏的力量引到胃肠道中,布散到全身肌肉中,消除汗出而粘,全身浮肿。之所以能消除全身水肿,是用麻黄张开毛孔,解决毛孔闭合失司问题。用石膏是因为有热,热停留在肌肉胃肠道中。有汗脉浮用麻黄石膏清热。同时又小便不利,代表能出汗,全身浮肿。小便出不来,代表脾胃不行,用姜草枣强健脾胃。如果没有姜草枣引导,石膏不知往哪儿去。麻杏石甘汤里一旦有杏仁就专门清肺热。有生姜大枣,把杏仁去掉,就专门去清脾胃及它所主管的肌肉里的湿热。所以表皮头面部都是鼓胀的,一般用越婢汤,脉浮发烧,同时小便不利,不是五苓散里的小便不利还恶心。
🌹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作对比:二者都是出虚汗,而且都会有点儿肿。越婢汤的肿以上半身,躯干部和头面部为主。防己黄芪汤的肿是以腹部及腹部以下,腰和腿肿为主,甚至防己黄芪汤证常常不出现明显的水肿,按下去也不会出现一个坑,弹不起来,是隐形水肿,在内脏,血管内部出现水饮。这种轻度隐形浮肿常常用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四到六味药。防己黄芪汤原方:生黄芪30防己24白术18(生炒均可)炙甘草12,这四味药的比例是5:4:3:2的比例。按这个比例应用时居多。六味是加上生姜大枣,目的是健运脾胃。防己长得有点儿像车轮,像血管淋巴管,针对血管中有些脉管粗大,身体沉重的。有人脉管粗大是凸起的,能看到静脉血管丛。如果只是脉管粗大,肚子经常疼,芍药甘草汤。如果身体沉重,总是没气力,肚子不疼,要清除身体里的湿,湿家身体沉重。脉浮恶风才会用到黄芪,表虚怕风吹,开门窗会感觉有风吹过来,难受,饭量不大,但就是减不下来肥,大便还可以,不是大柴胡汤证的肥胖。是生活无忧的中年女士,吃饭不多,肚子大,轻度隐形浮肿,脉是飘起来的,不经重按,怕风吹,有些出汗,比桂枝汤证的恶风还严重。没感冒发烧也怕风吹,有齿痕,用防己黄芪汤就可以了。生姜大枣养胃,黄芪固表,用上就不怕风吹了。防己清血管里的水,隐形浮肿在血管淋巴管里边。在里边的用防己白术清肌肉血脉中的湿。没有在表皮上,是肌肉与皮肤之间肿起来了,外在的用麻黄剂。打开散掉就行了。用完防己黄芪汤就像把水拧干了一样,减肥了。防己黄芪汤春天也常用到。
🌹例:一位女士与王老师年龄相仿,多年前湿疹,治过没治好。朋友介绍来,问诊问二便,汗,胃口,月经,是否怕冷怕风吹,排除法发现胸胁苦满,用了张方子几天就好了。几个月后又反复了,症状是脉浮,恶风,出汗,身体沉重,有点儿虚胖,用的防己黄芪汤。属于富而不强,总感觉有点儿虚,之后没再反复。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黄芪主大风。大是太的意思,大者外也。是太阳表皮怕风吹,疮疡久久不愈,老流脓。表虚,毛孔是虚掉的,没人把守。用上黄芪不再怕风吹了,不再虚了,也不再异常出汗了。老流脓不合口的用黄芪白术冬瓜籽,合上口就不再长了。
🌹防己黄芪汤针对春天湿疹,脉浮出汗,但无明显浮肿的。如果浮肿明显的用越婢汤。
🌹麻杏石甘汤跟过敏无关,但春天常用。小孩及壮年人感冒发烧常用剂。经文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人身体很壮,感冒后扛过去了,寒没有发出来,随着生发之性上浮(肺)往体表飘(外)易起高热,还会咳嗽两声,肺热。小孩会“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玩起来不知道喝水,不知道停下来。劳动跟运动不同,劳动是有任务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运动是微微出汗,微微发热就可以了,也许走两千步就达到了,也许走两万步才达到。小孩没任务,但容易玩儿过了,导致不能收摄藏精。马上微调,喝点儿水,吃点儿青菜,梨之类的。过于疲劳,晚上就睡不踏实,让他少玩儿会儿,保持持满状态。
🌹这种温病是温热病,用麻杏石甘汤。高热不退,咳嗽,脸有点儿红,用麻杏石甘汤,用生石膏研粉(煅石膏是骨折用的,不能内服)退烧,晶体不好使。39摄氏度以上用120克,38摄氏度用60-90可以退热。张锡纯曾让人用梨沾着石膏粉吃消除热病。老年人容易淡欲寐,脉微细,发低烧,有时都低于正常体温,只怕冷,不怕热,脉沉而微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细辛打开毛细血管,有利尿作用,用完小便会很多。如果脉浮而微细,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如果都没有,咳嗽,手脚冰凉到肘膝,用四逆汤类方。四逆汤➕人参,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每年春天感冒会造成家庭困扰,老年人感冒很容易走掉。
🌹还有两张方子:玉屏风散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玉屏风散有黄芪白术防风。有两种比例:3:2:1和2:3:1,比如黄芪(生炙均可)15白术10防风5,或者黄芪10白术15-20防风5。
🌹有本书叫成方遍读,序是作者的友人给写的,大概意思是说有些有偏差的医学流派,尤其是伤寒学派为主的喜欢用温热的药,以至于流毒无穷。写到这本书的作者说他四平八稳,既懂经方用药,又懂实方用药,教出来的学生也四平八稳的,非常奏效,也非常渊博。这个说明经方派会呈现出螺旋式发展的趋势,比如说现在经方派正走入一个上升阶段,正在逐渐兴起,在它兴起之前是学院派占上风,讲各种理论,教材设置的是不知所谓,能自圆其说,用黄帝内经解读伤寒杂病论。很多解释不通,两者名字相同,但实质不同。
🌹比如黄帝内经说凡是进入阳经的皆可用汗法,这是典型的错误。少阳证的小柴胡汤证是禁吐利汗的三禁汤,不可发汗。阳明经就更不能发汗了,用白虎汤,有石膏。或小便不利,用猪苓汤。还有用茵陈蒿汤,栀子豉汤,栀子柏皮汤清湿热的。大便不通的用诸承气汤。用的都是清热解毒泻下的。不可能再发汗,因为已经蒸蒸发热,手足几然汗出,其人发狂,还用汗解?黄帝内经简直是在开玩笑。所以看出两本书说的是不同的六经。但现在就这么学,搞得学生不会看病,因为所学与临床不是一回事。这就是民间的老中医没有医师资格证,但很会看病。他没法考证,因为按那个他看不了病,不想考。所以现在经方派逐渐兴起,使大家感觉中医还是能治病的,不是慢郎中。老师说:不要老用阳性药,进入阴经了,衰败了,就会用到四逆汤,炮附子干姜桂枝乌头等。但都用阳药是不对的。
🌹扶阳派代表卢崇汉老师年轻成名,用附子治病很好。用十克附子比用六十克好使,在薏苡附子败酱散中附子就用十克,生薏仁败酱草都是去湿热的,附子只是振奋新陈代谢的,稍微加点儿温就够了,用多了反而会使白带发黄,病情会更严重了。但他讲到“致津液”时学生不懂,津液是气化的好水,火上有水,水蒸气蒸腾气化了,就可以利用了。人是气动工具,有了这个水蒸气人就活了。
🌹玉屏风散是要常吃着点儿的,吃吃会不易怕风吹,不易有湿气,不易得皮肤病,作为日常保养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针对皮肤不仁,甚至麻木。老年人有心脑血管问题的,春天肝风内动,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容易出现脑溢血脑血栓。如果感觉半边脸是木的,要脑中风了,抓紧时间吃上黄芪桂枝五物汤,让皮肤濡养回来。再一捏不木了,就躲过了一劫。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桂枝汤把炙甘草换成黄芪,生姜加倍用到六两。炙甘草入脾胃肌肉,守中的,现在是皮表出现麻木,所以去掉,换成黄芪走体表。春天身体某处皮肤感觉麻木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会躲过剧烈的脑血栓。黄芪有人担心升血压,在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用到120克一付药,不会升血压,还会让血压平稳。还有葛根提调水液上行,治额头痛,也不会导致血压升高。
🌹例:郝万山老师讲课时提到一件事,有个老首长血压高,但出现了颈项强急,要用葛根汤。老大夫给开了,他的保健医却怕血压升高没让吃。之后又碰到老大夫,问起怎么样了,不好意思说没吃,就说吃完没啥感觉,老大夫号了脉,知道他没吃,就不再说啥了。回去后老首长还是吃了,结果血压不但没升高,反而还降了。所以“有是证用是方”是千真万确的。
🌹下边进入今天的主题:肿块结节。这是个大范范,要有一个拆分才好,先做个病理生理的分析。肿块结节是多发性的,子宫乳腺肺肠道通常都会长。
365站群🌹致病原因:第一是肝郁气滞,爱生气,有人会发出来,有人会生闷气。生闷气最不好,易出现乳腺,甲状腺,子宫问题,同时出现不同器官的多发性问题。要调节自己,少生气。第二是瘀血,是细菌病毒的培养皿,容易反复感冒,发烧,皮肤上异常瘙痒,起干皮,经常痛经,有子宫肌瘤,都是有瘀血。血液的濡养功能下降,就易起干皮,生头皮屑,是血液濡养不到皮肤引起的。还会出现多发性囊肿。第三是脓,发炎,也会造成囊肿。乳腺结节开始于乳腺炎,甲状腺结节开始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治疗,或不治疗就等着结节再治。包括妇科炎症,支气管炎,肺炎,到后来的结节,肠炎会演变成肠息肉。就是长了个包,有可能吸收了,有可能形成硬疙瘩。应该在炎症初期消炎去脓。第四是实性结节,乳腺里有个像枣核一样的东西,是纤维瘤,要软坚散结,用海藻三棱莪术等。最好是别生气,多活动,让血液循环快一点儿。瘀血在血管里叫血栓斑块,血管外边也有瘀血,流动速度代谢速度慢也是瘀血。女士要问月经好不好,四十出头就闭经了,会有瘀血。有做过手术的,受过严重外伤的,都会有瘀血。吸收充分不会留下病根,否则就会留下隐患。
🌹先介绍第三种,就是炎症初期脓性积液,炎症产生,快速长大的包块,用蒲公英薏仁消炎去脓。如果是老年人,淡欲寐,加上一点儿附子6-10克,提振新陈代谢,主要是消炎,败酱草消下腹腔的炎症,胸以上部位,腮腺,甲状腺,乳腺都可以用蒲公英。哺乳期易得乳腺炎,脓都是臭的,会转化成乳癌。要重用蒲公英,不用败酱草。红眼病,结膜炎用蒲公英清热解毒。
🌹例:王老师的小姨子乳腺炎,快要发展成乳癌了,表面都是烫的,非常严重,要求做钼靶,如上刑一般,会把乳腺管夹碎。王老师给拦下了,用小柴胡汤➕蒲公英白术,吃了不到一个月,彻底好了。如果去做了检查,注射大量抗生素,体质会下降好几个台阶,就不会像现在一样活蹦乱跳的了。现在什么活都能干,特别好。
🌹不就是脓吗?什么乳腺癌呀?得了这个病,患者本人是慌的,腿都软了。家属也都是二百五居多,让干啥就干啥。切完就会把她害了,除非自家人才能拦着,外人不能管,没法管。人家会觉得行吗?会产生疑惑。所以要自己学会才行。
🌹例:腮腺炎用蒲公英也好使。春天小孩易得腮腺炎。夏天家里人在外边吃饭,上吐下泻,发烧,用了五苓散好了。又发生了腮腺炎,不能上班了,嫌消炎药慢,其实也还可以。用蒲公英➕苍术(去水)柴胡3-6克,往偏侧引一下。当天晚上就不胀疼了,两三天就好了。只用蒲公英60克也可以,全株蒲公英能消除所有管腔的炎症。只要是腺管,用蒲公英都好使。如果没杀住车,就成乳癌了。很多小孩得腮腺炎,容易影响甲状腺,弥漫性的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如果没杀住车会得甲亢或甲状腺结节。开始时消炎就好了。不用附子剂。中药中的消炎药基本上没有副作用。桥本氏甲状腺炎,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只要是胸腔往上的,都可以用蒲公英,包括胃炎,也可以用蒲公英➕生姜,寒热并用就恢复了。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金银花夏枯草都是消炎退肿的,金银花贵,造假多,不用。用蒲公英煮水喝还不苦,很好使。金银花比蒲公英更好使,它是金银二花组成,消炎范围更广,子宫,肠道里的炎症都可以用,力量也非常强,无所不至。就是考虑到品质问题,所以不用。夏枯草没被炒作,小孩扁桃体反复发炎,夏枯草煮鸡蛋,吃蛋喝汤,就不会再反复发炎了。消炎,软坚散结的力量也很强。肿起个包,早期单用夏枯草散结力量也可以,用上三四个月就缩小了。手掌脱皮,用夏枯草煮浓汁泡手,几次就不脱皮了。蒲公英夏枯草都用水煮。
🌹金银花酒煮,用1000毫升水加入50-60克金银花煮取500-600毫升时加500-600毫升黄酒(白酒也可以)煮15-20分钟,把金银花的药力张开,会进到头面部,上体部,取其生发之性。每次一般50毫升,严重的100-120毫升。门纯德老中医擅长用金银花酒消除各种腺体的肿大,头面部,咽喉部的疮疡。
🌹如果是肠息肉,用鱼腥草。针对痔疮,肠道息肉配合冬瓜籽生薏仁非常好用。有人说用了不好使,有可能不是最开始的炎症了,是实质性的瘀血,痰,纤维性的结节,要用昆布三棱莪术等软坚散结,桂枝茯苓丸,化铁丸等,把它化掉。
🌹如果是尿路感染等下腹腔的感染,用鱼腥草败酱草生薏仁冬瓜籽瞿麦(利尿,同时能泻掉上边的压力)在下腹腔,不论是前阴还是后阴,肠道还是尿路,都可以用。有人用完夏枯草红眼病好了,有人用完蒲公英,痔疮轻了,都能起到作用,只是重点不同。如果是胸腔以上,乳腺,甲状腺,腮腺,头面部,常用金银花,蒲公英,夏枯草。这是初期炎症阶段。
🌹如果痰和瘀血纠缠到一起去了,阳性的(积极亢进的,热性的)用桂枝茯苓丸,有桃仁丹皮这些凉性的活血化瘀药。如果是阴性的,虚寒的,还有点儿湿,用当归芍药散,温性药多一些。桂枝茯苓丸一般做成汤剂用,各10-15克,白术茯苓有时可加倍用,➕大黄川芎一起煮。针对子宫肌瘤,乳腺结节,肠息肉。针对眼睛的胬肉攀睛,桂枝茯苓丸➕桔梗(载药上浮)粉葛根(前后夹击,让药力停在上焦)
🌹老烟民,胸闷咳嗽,用桂枝去芍药汤➕皂荚大枣去烟油。全身多发性脂肪瘤,用皂角刺(刺破囊肿)白芥子(去痰)白术茯苓(通利三焦)鸡内金。
🌹红眼病没蒲公英时可用桃核承气汤饭后小口喝,让药力停留在上焦,把红血丝清除。在治疗便秘时,让药力停留在下焦,饭前喝,还要➕川牛膝载药下行。如果想载药上浮,用桔梗,葛根,黄芪,升麻,饭后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